合唱禮讚                                                                                                                                                         

鄭翰龍

為祝賀欣樂詠團成立十週年

          合唱是根據和聲學或對位法來分配二種以上的聲部而合起來唱的音樂活動,是聲樂中最有效果的一種。

            合唱不像獨唱般,能以一條旋律賦與整個音樂的生命,亦無法令唱者自由發揮,隨處舒展。表面看來,這是一大缺憾。但進一步地探索,合唱的獨特處,正在於她表達的多面性,深與高遠的音樂生命力、和與人生哲理的相近之處。

            由於豐富的和聲力量,合唱的效果,是一人獨唱所不及的。合唱不僅可以表現各種情感,而且可以造成各種氣氛,達到情緒表現的高峯。合唱曲不僅有語言文字的親切感,同時又有色彩變化萬千的音樂美。當合唱進行到極峯,縱然聽不清楚歌詞的意義,仍然非常動人。發揮無比的震撼力。

    創造萬物的神為每一個人造了一個喉頭,一把聲音,好讓他們歌頌造物的神及與別人交流通訊傳達情意。在聖經和音樂歷史中,羣體合唱的道路是迂迴曲折的,但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現代教會敬拜生活的重要部份。大規模的合唱活動,在舊約時代有米利暗領導慶祝戰勝埃及人的婦女詩班(出十五:20),大衞王改革聖殿事奉而設專業的利米事奉詩班,其後更有四千人的所羅門工詩班(代上廿三:5)。以色列被擄回歸重建聖殿後有所羅巴伯詩班(拉二:65)、尼希米詩班(尼十:27-28)等。在新約,我們知道有天使的合唱(路二:13-14)及啓示錄指出的,每一個基督徒都會參加的天上詩班(啓十四:2-3)。

            邁入教會的歷史及西洋音樂史中,在宗教改革時期之前後,合唱是專業的,是由一撮受專門訓練的僧侶担任。他們不是為聽眾而設,而是負責崇拜的禮儀,專心事奉。音樂的演唱代表了導向永恒的一種行動。到馬丁路德把音樂平民化,歌詞本色化,這才促進了教會合唱音樂的興旺,推動了清唱劇、神曲、受難曲等偉大曲式的音樂。至今近代業餘式的詩班之興起,和美國的歌唱學校SINGING SCHOOL及羣眾佈道會有頗重要的關係。二十世紀開始,詩會詩班的事奉才蓬勃發展,普遍設立。

            華人教會受歐美教會的風氣所及,詩班合唱是每主日崇拜不能缺少的項目。可惜就觀察所知,合唱事奉多是聊備一格,讓青少年人亮相主持大局,成年中年倒是奇珍異寶。不知是否受中國古代伶人樂工階級遠在士農工商之後的潛意識影響,在不少人的價值中,參加詩班抛頭露面,「做戲何如聽戲好,上台終有下台時」,鮮有視作終身事奉,縱有心志亦要另覓他途,另覓挑戰。

            筆者廿多年來合唱事奉,一直得到很大的心靈滿足,樂在其中,從未萌退意。現且將詩班屬靈意義按下不表,試另舉例其他的意義和吸引力。與讀者分享合唱的樂趣。

(1)    人人皆能的事奉 不少人以沒有音樂恩賜作為推辭藉口。可是合唱不比獨唱或彈奏樂器,無需要特別天份。合唱是上帝給予人最高尚,最見藝術價值且最公平的音樂。不管你聲音多高多低,除非你是音盲(先天沒有辨音能力),不然只要你有興趣、耐心認真、肯受教,每個人都有資格參加詩班合唱事奉。

(2)    最佳悟性的鍛鍊 合唱講究耳朵要聽(聽音辨調、聽自己聽別人),眼睛要看(看譜看歌詞看指揮),口要唱(要發聲、要咬字,要音色變化),心要到(專心、耐心、恆心、愛心)。合唱是智力的發揮,悟性最佳的訓練。

(3)    獲得很大的滿足感 投入合唱有很多的滿足感。如果你曾參加過葛培理佈道會之類的羣眾式千人詩班,你定會有種經驗很難忘懷。當你一聽到嚮在四周的歌聲將自己吞沒,喉頭就像哽塞著,不能自己、眼睛也激動得紅起來,良久才能抑住情緒隨眾同唱下去。聽歌的總不如唱歌的人那麼享受。不管你的詩班人數多少,程度高低,假使能唱出悅耳的和聲美,每一位唱者就有難以言宣心滿意足的快樂感。

(4)    從樂曲中衝破時空限制  我們處在這個時代參加詩班合唱,實在太幸福了。祇要你的指揮願意,你又肯下苦功。我們總有機會來個千年巡禮,遨遊古今中外樂林優景勝地,從複音音樂到主調樂曲,從古老的吟頌(CHANT),經文曲(MOTET)到德國的聖詩(CHORALE)、英國的頌歌(ANTHEM)。你可以和巴哈、莫扎特、韓德爾、貝多芬等打交道,進入巴洛克、古典、浪漫派樂曲的堂奧,或接觸黑人靈歌、福音詩歌、中國調式聖詩、甚至現代流行音樂風格的宗教歌曲;形形式式、林林總總、學個不完、唱個不停。

(5)    領悟做人處世哲理 從樂曲編排和音調中,從合唱練習和唱頌中,可以聯想領悟不少人生哲理,學習待人處事技巧。合唱曲有平添樸實或華麗宏美,和聲有近密遠距,轉調變腔,或利用呼應對答,追逐進行、回聲、模仿等手法,製造戲劇化效果,把合唱的功能發揮淋漓盡至。合唱聲部,男女高低各有其音質特性,作曲高手用和聲巧妙地將聲部調配、指揮分佈層次强弱,即可變化多端融和甜美。我們做人相處,也是各有個性脾氣,但祗要有基督和諧的愛,彼此安守其份,循着上帝指示軌道,雖有迂迴轉向卻甚美好,一旦有人獨意孤行,豈不如個別歌者誤唱走調,噪音湧現破壞了均衡美態。合唱和人生相近之處甚多。還可以深入對比相提並論下去。

聽歌者不如唱歌者,唱歌者不如合唱者。美矣哉合唱﹗單憑以上所述,已足以令我甘心投身詩班合唱事奉廝守終身而無憾。

文章轉載自十周年音樂會年刊

以上文章謹屬作者個人意見

© 2023 欣樂詠團. 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與欣樂詠團聯絡